这个春节,宝岛年味浓******
兔年到来,
宝岛台湾也迎来了
放宽口罩禁令后的首个春节,
不少民众返乡、出游;
旅游热门目的地旅馆、民宿订房火爆;
文博机构、宫观庙宇推出新春祈福活动;
灯会、花灯活动陆续开幕
……
快和小新一起感受
岛内红火的年节气氛吧!
过年就要吃吃喝喝
腊月十六,尾牙
闽台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
源于拜祭土地公的仪式
是春节庆祝活动的“先声”
公司常在这天宴请员工
图为尾牙宴。来源:台湾《工商时报》围炉,即吃年夜饭
除夕夜 一家人团圆
围坐在放有火锅的桌边聚餐
互相分享去年的经历
暖胃更暖心
图为围炉。来源:台湾《联合报》台湾年夜饭的菜品也讲究好寓意
鸡——富贵吉祥
鱼——年年有余
年糕——步步高升
乌鱼子——多子多福
菜头(白萝卜)——好彩头
乌鱼子白萝卜。来源:台湾《联合报》茄子、玉米、芭乐......
动物园里的小动物
也在大快朵颐
纷纷开启年夜饭“吃播”
高雄市寿山动物园的冠豪猪在除夕享受丰盛的一餐。来源:台湾《联合报》返乡热,旅游旺
2023年春运已启动
在这个团圆的节日
台北桃园机场迎来返乡过年的台胞
从1月19日到30日
累计客流量预估近100万人次
资料图:桃园机场内的旅客。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还有不少民众选择旅游过节
位于屏东县的垦丁
凭借海滩海景和水上活动
成为一大热门目的地
饭店和民宿订房几近爆满
资料图:垦丁龙磐公园景区。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传统习俗少不了
置办年货是春节前的一件大事
台北迪化年货大街热闹非凡
花枝丸、牛轧糖、鱿鱼丝应有尽有
人潮涌进 叫卖声四起
资料图:一年一度的台北迪化商圈年货大街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游赏、采购,彩灯彩旗从街头挂到街尾。中新社记者 史元丰 摄走春
即大年初一的出行
许多民众会走进寺庙拜拜
祈求兔年一切顺利
不少寺庙今年也恢复了抢头香
资料图:台北龙山寺内,信众有的持一柱香祈福,有的双手合掌行礼。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白天赏花
晚上观灯
多肉植物“月兔耳”、“兔子花”仙客来
兔子造型花灯、小提灯
陪伴大家度过一个美丽的春节
图为新北淡水天元宫的樱花。来源:“2023新北莳花好绽 浪漫樱花季”活动官网2023南投灯会上,“粉红兔兔”从天空向大家拜年。来源:“2023南投灯会”官网新的一年,
盼两岸人员交流尽快恢复正常、
两岸同胞走近走亲!
(中新社微信公众号)
千年古村落的“狂欢节”:闹社火、展非遗、迎元宵****** (新春走基层)千年古村落的“狂欢节”:闹社火、展非遗、迎元宵 中新网运城2月3日电 题:千年古村落的“狂欢节”:闹社火、展非遗、迎元宵 作者 杨佩佩 舞龙灯、踩高跷、扭秧歌、跑竹马、二鬼摔跤……临近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,千年古村落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泉掌村热闹非凡,一场场社火展演吸引十里八村的民众前来观看,当地上演着“乡村狂欢”。 据记载,泉掌村至今已有2700余年历史。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拥有泉掌关帝庙、泉掌遗址、晋灵公遗址等文物古迹。同时,这里保留村落的历史格局与传统风貌,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 一场舞龙表演在欢呼喝彩声中掀起高潮。 武俊杰 摄连日来,泉掌村锣鼓喧天,人潮涌动,展演的队伍填满街巷,再现明人张岱《陶庵梦忆》中记述的“席无不人,人无不歌唱鼓吹”景象。 展演现场,随着乐器声响起,30余名表演者骑着“高头大马”,上半身表演骑马者的姿态表情,下半身模仿马的动作,不时变换队形,驰骋跳跃,仿佛置身于古战场。这是风行于山西的传统民俗活动“跑竹马”,也是每年春节闹社火必不可少的活动。 千年古村落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泉掌村热闹非凡。 武俊杰 摄跑竹马是自娱自乐型的传统民间舞蹈,相传始于宋代,内容取材于女真族(金兀术)跨马游春的故事,已有1000年的历史。 这些表演者都是当地村民,韩红玉便是其中一名,自幼喜欢歌舞的她对跑竹马很感兴趣。“音乐一响,我就觉得特别带劲,很喜欢那种放马驰骋的潇洒。”为了演好“头马”这个角色,韩红玉经常看电视上的骑马表演,还现场观察马跑起来的动作。 其间,孙志杰带来的中国传统社火表演“二鬼摔跤”引得在场民众阵阵掌声。二鬼摔跤又称二娃摔跤、二喜摔跤,是一人背驮二鬼(傀儡道具)进行表演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。 泉掌村锣鼓喧天,人潮涌动,展演的队伍填满街巷。 武俊杰 摄现场可见孙志杰在道具围子的隐藏下,以双臂双腿模拟二人摔跤动作,通过抡、转、滚、翻、摔、扫、踢等套路进行表演,动作逼真,极具动感。 “我平时在西安工作,今年回家过年碰上村里闹社火,就表演了这个节目。”孙志杰说,2019年,表演“二鬼摔跤”的邻居年事已高,便将技巧教授给他。学了两天,加之自己揣摩,同年就在村里进行第一次表演。今年是他第二次表演“二鬼摔跤”,没想到这么受欢迎。 风行于山西的传统民俗活动“跑竹马”。 武俊杰 摄伴随着锣鼓声,约18米的“长龙”在村民的挥舞下,时而腾空、时而俯冲、时而盘旋……一场舞龙表演在欢呼喝彩声中掀起高潮。泉掌村舞龙队负责人许虎子介绍,这条“龙”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,百余年来,村里的几代人共舞一条“龙”,他们对其很有感情。 “村里闹社火必有舞龙,我们从小就爱看舞龙,十几岁便跟着老一辈学习,就这样一代代传承。”许虎子说,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也能自发成立舞龙队,他们都热爱传统文化,愿意表演。(完)
|